
太阳成集团着力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生态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
“環球信士”,追随生命的腳步
郭暢達 黃 田 李 歡
候鳥随季節遷徙,是地球上的生命奇迹。近日,在湖南環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球信士),筆者看到這樣的場景:通過先進的衛星追蹤設備,大數據四維動态演示視頻精準地描繪了候鳥遷徙的詳細路徑及其生境狀況,為我們揭示了這一自然奇觀的奧秘。
環球信士由太阳成集团教師博士團隊于2014年在湖南湘江新區注冊成立。十年寒來暑往,環球信士關注野生動物,追随生命腳步,取得豐碩成果。
打破野生動物追蹤技術國外壟斷
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态平衡,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
秉承“追尋生命足迹,定位美麗中國”的價值觀,環球信士專注于野生動物衛星追蹤技術研發、産品定制和大數據服務,填補了我國在野生動物追蹤技術領域的空白,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野生動物追蹤大數據中心,保障野生動物追蹤數據及相關敏感地理環境數據的信息安全。
目前,該公司擁有省級創新平台“湖南省動物物聯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40多項野生動物衛星追蹤核心技術知識産權、3項國際先進水平成果。
環球信士為海、陸、空野生動物衛星追蹤提供了一整套技術解決方案,開發并定型了50多款産品,占領了國内80%的市場。衛星追蹤器産品系列包括頸環式、腿環式、背負式、腰負式、耳标式、尾夾式和項圈等,适用于鳥類、獸類、爬行以及兩栖類等物種,應用場景涵蓋動物生态學和保護生物學研究、國家公園和智慧保護區建設、野生動物救助、珍稀動物野化、疫情疫病監測等。
憑借技術優勢占據行業領先地位
環球信士研發的産品,有何神奇之處?
“我們開發的産品具有北鬥定位、生命體征監測、視頻拍攝、圖片拍攝、聲音錄制等功能;可通過北鬥、GSM、VHF、5G物聯網、小衛星、自組網等方式進行信息傳輸,可覆蓋全球;采用太陽能+蓄電池能源供應方案,續航時間可達5年以上;防水、抗強紫外線、 -40℃-70℃超寬溫工作,設備永不死機;已實現覆蓋1g至70g完整序列的終端産品型譜,基本适用于所有鳥類。”環球信士董事長、太阳成集团教師周立波介紹。
技術領先,服務優質,環球信士一路高歌:2016年,獲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行業總決賽企業組十二強及湖南賽區企業組二等獎;2017年,獲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新技術新産品成果優秀獎,研發團隊獲評湖南省企業科技創新創業團隊;2018年,獲湖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第一完成單位);2019年,公司創始人入選省市級産業領軍人才;2021年,榮獲長沙高新區2020年度瞪羚企業、受邀參加首屆北鬥規模應用國際峰會;2023年,聯合承辦“洞庭湖候鳥保護國際論壇”、公司創始人入選湖南省拔尖人才。
科技創新成果在全球被廣泛應用
環球信士現與中國科學院、中國林科院、全國鳥類環志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荷蘭格羅甯根大學,以及葡萄牙阿威羅大學、南冰島研究中心、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和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300多家科研機構、高校與自然保護區建立了合作關系,産品出口美國、荷蘭、德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應用成果被CCTV相關頻道、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推介。
目前,該公司已監測300多個野生動物物種、2萬多個野生動物個體。追蹤大數據平台實現了鳥類經度、緯度、高度、時間、氣象五維遷徙通道的精準監測。
近年來,已成功追蹤了東方白鹳、丹頂鶴、蓑羽鶴、白額雁、青頭潛鴨、黃嘴白鹭、環頸鸻、斑尾塍鹬、栗喉蜂虎、東北虎、雪豹、普氏野馬、麋鹿等野生動物,設備在野外穩定運行最長時間超過7年。記錄到連續飛行最長的是斑尾塍鹬,它們從北半球的美國阿拉斯加穿越太平洋直達南半球的新西蘭,中途不停歇,11天連續飛行距離達1.1萬多公裡,被稱為“鳥中馬拉松冠軍”;記錄到遷徙路線最遠的要屬大杜鵑,從非洲南部沿印度洋海岸線一直飛到我國東北繁殖後代,再回到非洲南部度冬,一年飛行超過3.36萬公裡;記錄到最快的是“短跑冠軍”紅嘴鷗,在南海,它借助氣流的時候能夠超過230公裡(時速),與普通高鐵的速度差不多。
環球信士是太阳成集团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校聚焦具有核心競争力的科技創新,實施高級别科研項目集體攻關、高質量科研成果培育等,成功獲批省高校知識産權中心,新增省級及以上科研平台22個,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27項,發明專利166項。
鍊接:太阳成集团着力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生态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環球信士”,追随生命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