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
關于組織2019年湖南省普通本科學校
信息化教學競賽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高校:
根據教育廳高教處的安排,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按照湘教通〔2019〕160号文件(見附件一)的要求執行。具體通知如下:
請各高校根據競賽章程(見附件二)的要求組織校内初賽,并按規定名額推選教師參加複賽。校内初賽應于暑假前完成,組委會将為參賽教師舉辦一期培訓(時間預計在六月底或七月初)。各高校應按附件三的要求将推薦參加複賽的各項材料報送組委會,組委會組織專家根據競賽章程規定的複賽程序對參賽教師的參賽材料進行綜合評審,确定決賽教師名單。決賽将于2019年10月底在湖南工業大學舉行,培訓與決賽具體事宜另行通知。
本次競賽組委會辦公室設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地址:湖南師範大學教務處;郵編:410081;聯系人:湯清明;聯系電話:0731-88872249,13054171823,電子郵箱178099113@qq.com。競賽有關的其他文件和具體事項屆時将由網站(http://www.hneta.cn/)另行發布,請各學校及時關注網站通知。
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
2019年5月15日
附件一

湖南省教育廳 |
湘教通〔2019〕160号
關于開展2019年全省普通高校教師
信息化教學競賽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高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等文件要求,進一步推動全省高校及廣大教師主動适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課程育人能力,推動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提高高等教育現代化水平,我廳組織修訂了《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章程》,并就2019年全省普通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高校要适應新時代人才培養需要,以信息化教學競賽為抓手,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拟現實等現代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實施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教育,以現代信息技術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變軌超車”。
二、各高校要按照競賽組委會具體安排,積極動員和組織廣大教師參賽,在校内初賽基礎上推薦教師參加省級競賽。凡未組織校内競賽活動的,一律不受理該校教師參加省級競賽。
三、各高校應将教師教學競賽獲獎及其他相關教學成果情況納入職務評聘、教學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教學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全面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四、信息化教學競賽章程以及其他具體事項,由競賽組委會辦公室(設在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另行通知,同時通過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網站(http://www.hneta.cn/)及時發布。
附件: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複賽名額表
湖南省教育廳
2019年5月14日
附件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
信息化教學競賽複賽名額表
學校名稱 |
參賽名額 |
學校名稱 |
參賽名額 |
國防科技大學 |
4 |
湘南學院 |
2 |
中南大學 |
6 |
湖南科技學院 |
2 |
湖南大學 |
6 |
太阳成集团 |
2 |
湖南師範大學 |
4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2 |
湘潭大學 |
4 |
長沙學院 |
2 |
長沙理工大學 |
4 |
湖南工學院 |
2 |
湖南農業大學 |
4 |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
2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4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2 |
南華大學 |
4 |
長沙醫學院 |
2 |
湖南科技大學 |
4 |
湖南财政經濟學院 |
2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2 |
湖南警察學院 |
2 |
湖南工業大學 |
4 |
湖南女子學院 |
2 |
吉首大學 |
4 |
長沙師範學院 |
2 |
湖南商學院 |
2 |
湖南醫藥學院 |
2 |
湖南理工學院 |
2 |
湖南交通工程學院 |
2 |
湖南工程學院 |
2 |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 |
2 |
湖南文理學院 |
2 |
湖南信息學院 |
2 |
衡陽師範學院 |
2 |
|
|
懷化學院 |
2 |
|
|
邵陽學院 |
2 |
|
|
總計 |
102 |
注:1. 獨立學院等高校可推薦1人參加複賽。
2. 有智慧教室的高校可推薦1名在智慧教室應用智慧教育平台開設了一門課程的教師參加複賽,該課程參賽教師不計入限額。
3. 各校根據限額推薦選手報名參賽,但同一複賽組别(文科組、理工組或實踐組)不得超過2人。
附件二: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章程
(2019年修訂)
一、競賽目的
1.推動全省高校更加重視智慧校園建設及其在課程教學中的科學應用,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條件,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能力與質量。
2.引導廣大高校教師積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不斷提升信息化教學業務能力與水平。
3.探索高校信息化教學的評價标準,完善信息化教學的激勵機制,營造信息化教學的濃厚氛圍,促進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推動我省高校教育信息化進程。
二、組織領導
信息化教學競賽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委托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承辦,可根據需要邀請高校和企事業單位協辦。具體競賽活動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指導。
三、參賽對象
全省普通本科學校(含獨立學院)近三年承擔各學科專業課程教學任務的在職專任教師。近五年已獲得本項競賽一等獎或有兩次參賽經曆的教師,不再推薦參加競賽。
四、參賽要求
1.軟件要求
教學軟件選用合理,鼓勵參賽教師自主建設或參與建設,教學理念先進,技術應用合理,較好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無知識産權異議和糾紛;教學軟件能夠完整體現所授課程的主要内容,有效破解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交互性能和教學效果好;教學軟件能夠合理選用圖形圖像、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技術來呈現教學内容,界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協調,播放順暢穩定,導航鍊接準确,用戶體驗良好。
2.教學要求
正确運用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新理念和信息化教學新要求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資源和實施教學過程;準确把握所授課程的教學要求,充分挖掘和利用課程數字化資源的育人因素,教學目标設置和教學内容處理符合大學生認知規律;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與資源改革課堂教學,破解教學難題,增強教學效果;能合理運用智慧校園環境中的技術手段引導控制學習進程,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與協作探究的積極性;教師教态自然大方,語言标準生動,講授條理清晰,師生互動好,教學效果好,形成了鮮明的教學風格。
五、競賽分組
信息化教學競賽按文科組、理工組、實踐組三個組别進行比賽,參賽教師可根據參賽課程及其教學軟件(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在線開放課程、虛拟仿真實驗以及微課資源等)性質,選擇參加文科組、理工組或實踐組競賽,展示自己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六、競賽程序
1.初賽
各高校根據競賽章程和組委會工作安排,自主制定方案組織校内初賽。在此基礎上,根據年度分配名額擇優推薦教師參加省級競賽。推薦參加省級競賽的教師名單須在校園網公示一周時間,經公示無異議後方可上報。
2.複賽
複賽教師應提交涵蓋所授課程全部内容的教學軟件以及介紹和展示軟件教學應用的微視頻,同時提交若幹典型教學應用的教學内容目錄(供決賽時随機抽選)。微視頻限10分鐘以内,并遵循統一的技術标準(編碼格式:wmv\flv\mp4;碼率:500-1024kbps;分辨率:720×576-1280×720或640×480-1024×576)。教學軟件一般以U盤形式提供,并附必要的使用說明;教學軟件為互聯網資源的,須提供相應網址和用戶名密碼,并确保随時能夠訪問。提交的參賽軟件不能加密,以免影響專家評審。資源類文件總數據量應小于4G。
組委會根據競賽分組,分别組織專家對參賽教師的軟件及教學進行評分(評分細則由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組織制訂并及時發布,其中軟件和教學各按50%折算總分),從高到低依次取各組複賽成績前30%左右的教師進入決賽。
為确保公平公正,參賽教師提交的材料不得透露任何個人與學校信息,一經發現将取消複賽資格。
3.決賽
決賽現場,由競賽組委會從每位參賽教師在“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複賽項目推薦表”中所填決賽知識點抽簽表随機抽取一個教學内容,參賽教師進行10分鐘左右的現場教學并進行公開答辯,由專家組根據評分細則進行打分。為确保公平公正,決賽過程實行專家當場打分和亮分,同時接受全省高校教師的觀摩和監督。
七、競賽評獎
1.獎項設置
競賽設個人獎和組織獎。個人獎按各組别複賽教師人數設獎,其中一等獎20%,二等獎30%,三等獎30%。組織獎按參賽學校總數的20%左右設獎。
2.評獎辦法
個人獎根據教師參加省級競賽的總成績從高到低按比例依次确定。其中,參加決賽教師的總成績由複賽和決賽成績折合計算(各占50%),若成績相同,則以決賽成績排序确定獲獎等級;未進入決賽的參賽教師,按複賽成績排序确定獲獎等級。
組織獎由競賽組委會根據校内初賽組織及省級競賽獲獎等情況,經綜合評議後投票确定。
上述獲獎結果由競賽組委會通過網絡進行公示并負責處理異議,公示期不少于一周。
3.獎勵辦法
對經公示無異議的競賽獲獎教師和單位,由省教育廳發文通報并頒發相應的榮譽證書、獎牌。
附件三
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
複賽報送材料說明
一、本次競賽複賽需報送的推薦材料包括如下部分:
1. 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高校聯系人表
2. 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複賽推薦項目清單
3. 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複賽推薦專家名單
4. 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校内初賽報告
5. 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複賽項目推薦表
6. 複賽項目軟件U盤(内含材料1—5電子稿、教學軟件及其使用說明、介紹課程信息化建設及教學軟件應用(微課)的微視頻等)
材料1-4以學校為單位報送:材料1每個學校報送電子稿一份;材料2、3、4每個學校報送紙質稿2份,電子稿1份。未按時報送材料4的不能參加競賽組織獎評選。
材料5-6以參賽項目報送:材料5,每個複賽項目紙質稿2份;材料6,每個複賽項目報送U盤2份。每個參賽項目用一個牛皮紙袋裝好,并在紙袋外貼上表4所示《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複賽項目推薦表》複印件。
材料2、3、4、5紙質稿需要報送單位蓋章。
為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省教育廳将以競賽為基礎逐步建設課程教學資源共享與展示平台,參賽作品應符合《湖南省高校教學資源制作技術規範》要求,便于全省高校共享展示。
二、材料報送時間
競賽聯系人信息(表1)請在2019年6月10日前報送,其他複賽材料于2019年9月6日前報送。
三、材料報送地點
所有材料報送到競賽組委會,組委會辦公室設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處。
通訊地址:湖南師範大學教務處;郵編:410081;
聯系人:湯清明 聯系電話:88872249,13054171823
電子郵箱178099113@qq.com
表1:
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高校聯系人表
學校名稱 |
|
聯系人 |
|
職務 |
|
通信地址 |
|
郵政編碼 |
|
聯系電話 |
|
傳真 |
|
電子信箱 |
|
注:請将該信息表電子版于2019年6月10日前發送至:電子郵箱178099113@qq.com
表2: 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學競賽複賽
項目推薦表
項目 信息 |
項目名稱: |
初賽名次: |
參賽組别 |
□文科組 □理工科組 □實踐教學組 |
參賽人 信息 |
姓名: |
電話: |
通信地址: |
電子郵箱: |
郵編: |
教學軟件簡介 及 安裝運行說明 |
軟件名稱: |
原創承諾簽名: |
應用課程: |
教學對象: |
軟件類型 |
□多媒體課件 □微課資源 □在線開放課程 □虛拟仿真實驗 □其他 |
(注明必要的用戶名和密碼;網絡教學資源請注明網址;書寫不下可另附文檔說明) |
教學應用決賽知識點抽簽表 |
序号 |
10分鐘微課教學知識點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
|
|
|
|
|
|
|
推薦意見 |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
注:1. 項目名稱應同時表達出參賽的課程及其信息化特征,例如“高等數學混合式教學”、 “大學物理虛拟實驗”、“××(軟件名)及其在××課程中的應用實踐”等;不占限額指标的智慧教室試驗課程參賽項目名稱後面加注(智慧教室);
2.此表須加蓋單位公章,電子文檔随參賽作品拷入報送U盤;
3.抽簽表實踐教學組提供不少于6個知識點,文科與理工科組提供不少于10個知識點。